洑氏

历史来源

姓氏渊源

第一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颛顼的后代濮阳氏,属于以居邑名称字讹为氏。
    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,濮水南岸有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,在今河南省濮阳市。在远古时期,其地也叫帝丘,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,曾以濮阳为都城;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成公也曾在濮阳定都。
濮阳氏祖先原来是游牧部落,后来内迁到河南、山东交界的今河南省濮水北岸边的濮阳地区,“水之北为阳”,因此这个部落给自己姓氏定为“濮阳”。有人说,是先有濮阳氏,后有濮阳地名。其实,仍然是先地而后名。
据史籍《姓苑》的记载,春秋时期,卫国有康叔后代为大夫,被封于濮邑(今河南濮阳濮城),其后以封地邑名为姓,称濮氏,后有人简化笔画以同音字“洑”为姓氏,称洑氏,但读音仍然读作pú(ㄆㄨˊ)。
    北宋末年,金兵入关,在濮水之北居住的濮阳氏家族内迁,几经搬迁,最终在今天的江苏省高淳县的东坝一带定居。濮阳氏后来分衍出濮阳氏、濮氏、洑阳氏、洑氏四个姓氏,大多源出高淳县,后有许多洑阳氏亦省文简化为洑氏。史称高淳洑氏为正宗。
 
第二个渊源:源于古百濮国,出自周朝时期濮人所建百濮国,属于以国名字讹为氏。
    据史籍《路史》的记载,周朝时期有两个百濮国,一在今湖北石首,一在云南思茅。
    一个百濮国,是春秋到战国时期,楚国熊氏后人封居在今湖北石首一带,建立了百濮国,其国人时称濮人,后以国名“百濮”为姓氏,称濮氏,后有人简化笔画以同音字“洑”为姓氏,称洑氏。
   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百濮国,在今云南省南部的思茅地区。商周时期,那里居住的土著民族,称为濮人。周武王伐纣后,将其部落的酋长或头人按公候、伯、子、男封国,后亦称百濮国。现高棉语系的布朗族、佤族、德昂族等少数民族,就是该支濮人的后裔。后其国人以国名“百濮”为姓氏,称濮氏,后有人简化笔画以同音字“洑”为姓氏,称洑氏。

    这两支洑氏族人的姓氏读音作fú(ㄈㄨˊ),不读作pú(ㄆㄨˊ)。

第三个渊源:源于地名,出自战国中期楚国安陆县住民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
    在湖北省安陆市北部十公里处有一个不大的港湾,名曰洑水港。为什么这条源头在槎山西,经莲花村、大花村、金家店的小河流,在这里要拐一个回旋湾呢?这还有一段感天地、泣鬼神的传说故事。

   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槎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节俭、心地善良、助人为乐的母子俩:儿子春禾每天上山砍柴,母亲终日在家纺纱,母子俩相依为命。那时,从槎山至洑水港一片川地,三十多里的路段都是山岭、丘陵地带,没有河流、港汊。农民种下庄稼,全靠老天爷发善心赐给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。可是老天爷常常是“赤日炎炎似火烧,野田禾苗半枯焦”的连续干旱,粮食颗粒无收,吃水要到十里外的府河边上去挑。

    这年,又是地皮龟裂,庄稼无收的灾年,人们只得出外乞讨过日。春禾是个孝子,他让老母坐在家里,自己去走村串户地讨一口半碗带回家供养母亲。一日,春禾出门乞讨一整天只讨到一个菜饼子,自己又累又饿,怎么也舍不得吃,却要带回家给老母亲充饥。当他走到槎山脚下时,发现路边有一位因为饥渴而晕倒在地的白胡子老爷爷,就把菜饼子给了他老人家。老爷爷吃了菜饼子后,就渐渐的有了精神,对他说:“槎山西边有一颗龙泉珠,你挖出来可以卖得万两金子,你和母亲一辈子吃穿不愁。但是你要切记,千万不要把龙珠含在嘴里,不然你就会变成一条行云吐雨的蛟龙——凡是途经之地就会辟出一条河流。从此你再也变不回人的模样了。”说完,白胡子老爷爷化作一道银光冲天而去。

    春禾将龙泉宝珠挖出来后带回家中。老母亲故意问他怎样处理这颗宝珠?春禾回答说:“如果吞下宝珠后,真的能够变成辟河引水的蛟龙,孩儿我愿意牺牲自己为民造福。”老母亲说:“我儿此言正合娘的心意……”春禾不等母亲把话说完,就一口将龙泉宝珠吞进了肚子里。刹时间春禾就变成了一条蛟龙,紧接着他就一直贴着地面往前行,随之他身后就出现一条涓涓的河流。此时恰逢观音菩萨和百花仙子西巡,见春禾如此牺牲自己为民造福,就为他撒下片片莲花瓣添异彩,百花仙子也为他抛下朵朵大丽花壮行色。

    春禾的母亲见儿子变成了开辟河流的蛟龙向东南方游去,一时难舍骨肉之情,就跟在他身后“儿啊!儿啊!”地追着哭喊。当她老人家追出离家门三十多里的地方的时候,就再也跑不动了,倒在了地上。变成龙的儿子见老娘倒在地上,就心痛地扭转身拐了一个湾,回头看了母亲一眼,便又依依不舍地沿途而下,直至行到滔滔溳水河后,才又顺流而下入东海。

    人们为感谢为民辟河造福的春禾,就把观音老母为他撒莲花瓣的地方叫作“莲花村”;把百花仙子为他抛大丽花的地方叫作“大花村”;把他转身回头看母亲时,至使河水回流的地方叫“洑水”。居住在那一带的人民,为追念舍己为人的春禾,纷纷就以“洑水”为姓氏,称洑氏,读音作fú(ㄈㄨˊ)。

    后来,人们在那里建港泊船经商,就叫它为“洑水港”,名扬四方。再后来到了唐朝时期,那里的洑水养育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人物,叫做诗仙李白。
    该支洑氏的来源有些神奇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
迁徙分布
    商周时期,中国西南居住的土著民族,称濮人。周武王伐纣后,将其部落的酋长或头人按公候、伯、子、男封国,后亦称百濮国。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南部地区的孟高棉语系的布朗、佤、德昂等少数民族,就是濮人的后裔。

    濮人是世界上最早利用、种植茶叶的民族,至今在思茅市境内的布朗族山寨的澜沧县景迈山,还保留着他们种植的万亩千年古茶园。著名史学家常璩在《华阳国志》中记载:周武王伐纣,南方濮人向其敬献贡品,其中就有“茶”。其“贡单”如下:“土植五谷,牲具六畜,桑蚕麻,鱼盐铜铁,丹漆荼蜜,灵龟巨犀,山鸡白,黄润鲜粉。”在这份“贡单”之后,还特别加注了一笔:“其果实之珍者,树有荔支,蔓有辛,园有芳香茗。”所上贡的茶,不是深山野岭中的野茶,而是专门培植的茶园里的香茗。这是濮人种茶的最早的记录。

    濮人所种之茶,在西周王朝内除了品尝饮用之外,还有他用。《周记·地官司徒》中说:“掌荼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一人,徒二十人。”“荼”就是古茶字。掌茶的有二十四人之多,是作何用?其后又述:“掌荼,掌以时聚荼,以供丧事;征野疏材之物,以待邦事,凡畜聚之物。”原来茶在当时还是邦国在举行丧礼大事时不可缺少的祭品。《尚书·顾命》中又述:“王三宿、三祭、三诧(茶字的另称)。”茶已代酒,是祭事之用。

    从西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,濮人后裔所种之茶又到了一个鼎盛期,这就是在满清王朝时期。此时的濮人之茶早已在元朝时就以地名冠之为“普洱茶”。

    清朝学者阮福在《普洱茶记》中写道:“普洱茶名遍天下。味最酽,京师尤重之……以作贡,贡后方许民间贩卖。”清康熙二十九年《清会典》中规定“岁进茶芽。顺治初,系户部执掌,七年改属礼部”,“顺治七年,礼部照会产茶各省市政司,每年‘谷雨’后十日起解,定限日期到部,延缓者参处”。清雍正十二年官方文告《禁压买官茶告谕》中说“每年应办贡茶,系动公件银雨,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送”。清朝年间的《普洱府志》中还记载“每年进贡之茶,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,动支银一千两,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。”一千两的普洱贡茶,按当时的物价,可以买到十万多斤稻米。《普洱府志》中还说到,所进贡的普洱贡茶有“五斤重团茶、三斤重团茶、一斤重团茶、四两重团茶、一两五钱重团茶。又瓶盛芽茶、蕊茶、匣盛茶膏共八色。”由此可见,普洱茶作为当时的贡品,数量很大品种亦多。 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